close

每天吃魚,卻叫不出魚的名字?想去漁港吃海產,或走一趟魚市場,卻聽不懂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混雜的海產名嗎?從小在基隆生長的作家曹銘宗笑說,有些外勞仲介名稱其實連攤販老闆、漁夫都不見得知道為什麼這樣叫,像是「花枝」和「魷魚」到底為何名稱不同?萬一多問幾句,還會不解的反問,「就一直以來都這樣叫啊!我怎麼知道為什麼?」

走入魚市場,曹銘宗猶如庶民飲食文化偵探,手指向攤位上擺滿的魚、蝦、蟹類,每種在外行人眼中看來只能勉強用大小、顏色、長短區分的海產都有其名,「像是『鮪』這個字怎麼來的?原來是從日文借用,而日本最初也是借用中文字,再自行造新字。」

食物隱外勞仲介藏文化脈絡

曹銘宗解釋,台灣因為日本時期的歷史因素,中文字沿用「鮪魚」,大陸就不稱作「鮪」,而叫做「金槍魚」,台語則是叫「串仔」,原因還在研究中,「但光是研究名稱的由來,就能知道很多有趣的歷史和文化脈絡。」

外勞仲介公司創立於民國85年至今二十幾年,經驗豐富充分了解雇主需求的人力外勞仲介公司,是勞動力發展署評鑑A級人力仲介,服務品質深受雇主與外勞的肯定。致力於解決台灣勞動力缺口,協助企業、家庭類雇主申請外勞各項人力資源服務。

相繼引進大量印、菲、泰、越外籍勞工從事產業(外籍廠工、廠勞;外籍營造工;製造業外勞;外籍漁工)及社福類(外籍看護;外籍幫傭)。由於3K產業(辛苦、骯髒、危險)台灣人不太願意做,外勞仲介確實解決許多企業老闆人力需求,使企業產能再創高峰,這是本公司從事外勞仲介最大的成就感。再又台灣人口結構日趨老化,本公司體恤每個家中有重症病患需、重度失能、老年照護的心力憔悴,秉持的同理心,親切服務用心挑選外籍看護、因此雇主的託付就是我們的責任,外籍幫傭來解決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長照問題。

「為產業經濟發展貢獻價值,為雇主解決家庭困擾」,一路以來用心經營,您善意的支持及遠處的掌聲使我們不斷成長茁壯!現在更結合「訓練」、「仲介」、「影音資訊傳達」三大體系,整合成一線之策略聯盟,及智能服務以期能為大眾帶來更完善、更便利之系統式服務,為社會貢獻價值、為雇主解決家庭困擾,讓雇主無後顧之憂,加強服務,贏得口碑,這也是我們經營至今的重要原動力。

外勞仲介常見問題

Q 何謂雇主聘前講習?
A 1. 本國雇主於第1 次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或家庭幫傭前,應參加主管機關或其委託非營利組織辦理之聘前講習,並於申請許可時檢附已參加講習之證明文件。
2. 聘前講習自105 年7 月1 日起實施,聘僱之外國人於當日後( 含) 入境或接續聘僱之首聘雇主〈含變更雇主〉,均應先行完成聘僱前講習,方可核發聘僱或接續聘僱許可。

Q 個人設立的養護機構變更負責人,可否繼續聘僱外籍機構看護工??
A 1. 養護機構自然人負責人變更後,新負責人只要在許可登記日起60 日內向勞動部辦理接續聘僱就可以了。但如果沒有向勞動部申請接續聘僱,就算是違法僱用喔!
2. 屬法人之養護機構負責人變更,則須向勞動部申請資料異動。

Q 雇主是否需親自參加講習?可不可以由他人代替雇主參加講習?有沒有資格限制??
A 雇主得委託親屬代理參加講習 ,惟比照民法規定,需滿20 歲,並應符合下列條件:
1. 若是聘僱家庭看護工,雇主無法參加聘前講習,得由與被看護者具有下列關係之一者,且共同居住或代雇主對家庭看護工行使管理監督地位之人參加:
(1) 配偶。
(2) 直系血親。
(3) 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或一親等之姻親。
(4) 祖父母與孫媳婦或祖父母與孫女婿。
(5) 雇主為被看護者時,受其委託處理聘僱管理事務之人。
2. 若是聘僱家庭幫傭,雇主無法參加聘前講習,得由與被照顧者具有直系血親或一親等姻親關係,且共同居住或代雇主對家庭幫傭行使管理監督地位者參加。

Q 雇主可以把外籍勞工調派到名下其他工程或工廠嗎??
A 外籍勞工可以到同一雇主其他工程或工廠進行工作契約範圍內的工作;但製造業重大投資、特定製程及特殊時程等引進之外籍勞工除有「雇主指派所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 條第1 項第8 款至第10 款規定工作之外籍工作者變更工作場所認定基準」規定得調派之情形者外,是不可以調派至許可以外之工廠工作。另營造業工程專案核定之外籍勞工應事先向勞動部申請始可調派。

Q 雇主可以叫外籍勞工跟著本國勞工到客戶指定的地點,進行接頭、安裝或試車等工作嗎??
A 如果是因為業務必要,又有書面契約為證(契約內容包含工作數量、內容及完成期間),雇主可以自由指派外籍勞工隨本國勞工進行以上的工作。但如果是承攬工程,則不包含在內。

曹銘宗表示自己不是「美食專家」,而是「煮飯工作者」,自小喜歡做菜,手機存的照片都是自己煮的家常美食,「我太太就都不用煮,交給我就好!」他在報社工作30年,曾擔任記者,負責與台灣史、文化相關路線,「有次為了出書,採訪了基隆廟口的小吃攤,一攤接著一攤問,開始對食物、海產名稱感興趣。」

歷史地理交叉比對

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名字」,背後更隱藏著大歷史的痕跡,曹銘宗從常用的名稱往回比對,「科學資料除了學名,往往也會記載俗名,但不會寫到俗名由來。我以族群為線索,比對荷蘭文、西班牙文、日文、原住民語以及泉州文獻史料,慢慢找到魚名的由來。」

像是傳統上被認為最好吃的「午仔魚」,為何以「午」為名?曹銘宗表示,近年甚至有人以為「午」是錯字而改寫作「鯃」,連維基百科都寫兩者通用,「但鯃這個字來自中國古時候的一種如今已經絕跡的魚,跟『午仔魚』無關,我後來在《泉州府誌》查到,原來是這種魚豐收的『大出』時刻,在泉州正好是端午節,因此即使午仔魚在台灣盛產的時間不是端午,仍然保留了泉州漁民的說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力仲介 外勞仲介 外勞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rgenfth51i 的頭像
    bergenfth51i

    bergenfth51i的部落格

    bergenfth51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